垃圾渗滤液的形成过程
浏览量:344
(1)降水的渗入,包括降雨和降雪,它是渗滤液产生的主要来源
(2)外部地表水的流入,包括地表径流和地表灌溉
(3)地下水的渗入,当垃圾场内渗滤水位低于场外地下水位,没有设置防渗系统时,地下水就有可能渗入填埋场内
(4)垃圾本身含有的水分,这包括垃圾本身携带的水分以及大气和雨水中的吸附量
(5)垃圾在降解过程中产生的水分,垃圾中的有机组分在垃圾填埋场内分解时会产生水分
垃圾渗滤液的水质变化受垃圾组分、垃圾含水率、垃圾填埋场温度、填埋龄、填埋工艺、降水量等多种因素影响,水质成分复杂,处理难度大。一般所具有如下特点:有机物浓度高,COD和BOD浓度值可达数千至几万mg/L;金属含量高,盐分大受降水和地表径流的影响,水量水质变化大,水质变化大,同一填埋场渗滤液的成分和性质随填埋场使用期的延长而不断变化,可生化性越来越差,氨氮含量越来越高;地理区域性影响垃圾渗滤液成分、水质特点,不同地理区域、垃圾成分所产生的渗滤液性质各不相同;氨氮含量高(可达几千mg/L),变化范围大,营养因素比例失调,由于氨氮含量高,C/N的比值常出现失调,且P缺乏,一般BOD5/TP>300,与微生物生长所需的碳磷比(100:1)相比甚远
渗滤液在生化处理时会产生大量泡沫,不利于系统正常运行。由于渗滤液中含有较多的难降解物质,一般在生化处理后,COD浓度仍在较高范围内。